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活動新聞

首頁 / 活動成果 / 活動新聞
::: :::
日期:2025-10-28

【國際事務學院訊】

政大國際事務學院於10月22日主辦「運用博弈理論解析國際關係」課堂演講,邀請美國杜克大學政治系牛銘實教授蒞臨陳秉逵教授「國際關係理論」課程,分享豐富的學術研究歷程,並分析如何將抽象的理論結合國際現勢實務,為社會科學做出貢獻。

牛教授以自我介紹為開場,首先回顧了自己的學術歷程。他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隨後前往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攻讀博士學位。博士階段中,他選修了並非主流研究方向的社會選擇理論(Social Choice Theory)課程,卻意外啟發了他對理論研究的興趣與專長。之後,他又先後師從多位學者,接觸並深入研究空間理論(Spatial Theory)、賽局理論(Game Theory)以及新制度主義(New Institutionalism)等領域,最終將研究重心聚焦於結合理論模型與國際關係現象的競合分析,並於畢業後投入學術教職。

在談到研究的本質時,牛教授以生動的比喻說明學術探索的過程。他指出,做學問就像中國人在鄭和下西洋時第一次發現長頸鹿的情景——當人們遇見前所未見的新事物,便會試圖理解它、命名它,並進一步推敲其背後的原因與意義。社會科學的研究亦然:我們面對各種現象,例如貿易與和平之間的關聯、戰略模糊與國家決策等問題,都需要透過理論的建構與驗證來尋求解釋。然而,社會科學中的概念與變數往往難以精確定義與量化,因此博弈理論便成為分析策略互動與理性選擇的重要工具。

接著,牛教授以自身的研究成果為例,說明如何將博弈理論應用於學術寫作與政策分析。他曾運用賽局理論重新詮釋《孫子兵法》,以納許均衡(Nash Equilibrium)的觀點探討孫中山的平均地權政策,也研究國際體系中各國互動如何影響其戰略選擇,甚至從理論層面分析「圍魏救趙」等歷史案例的博弈意涵。

最後,除了鼓勵大家投身賽局理論的國際關係研究領域,牛教授亦勉勵在場學生善用自身對台灣的深入理解,從我國在國際體系中的特殊地位出發,思考具有本土關懷又能接軌國際的研究問題。他強調,唯有立足在自身經驗之上,才能在全球學術對話中發出具有獨特觀點的聲音。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