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活動新聞

首頁 / 活動成果 / 活動新聞
::: :::
日期:2025-10-28

國際事務學院於10月27日舉辦交換生經驗分享會,邀請曾出國交換的三位同學分享海外學習與生活經驗,並由本院楊雯婷老師及馮慕文老師出席。該活動由院導師馮慕文老師主持,楊雯婷老師則在會末分享交換生甄試的書審準備要點及面試評選標準,協助同學掌握申請關鍵。

 

首先分享的是外交五的廖榮豪同學,過去一年他分別於美國加州及德國巴伐利亞邦交換。他提及出國交換的目的有許多不同導向,包含旅遊、結識同好及學術導向...等,而若以旅遊為主的話,歐洲為較佳的選擇,原因是歐洲國家普遍治安較佳且大眾交通系統便利,可省下不少交通費;反觀美國則需有自己的汽機車才較易移動。接著,他分享了在陌生國家結識新朋友的秘訣,便是面帶笑容和對方交流。他也建議同學們可在出國前先精進自己的廚藝,因為歐美國家物價高昂,且適應當地食物並不容易;自己料理不僅節省開支,更能透過食物增進文化交流。此外,廖同學在交換期間時常獨旅。在歐洲時他曾規劃20天的重機旅行,卻在途中發生車禍,必須立即聯繫保險公司與送修機車,使他有了與當地各式機關協調的經驗。透過這起突發事件,廖同學提點大家:在外交換時發生突發事件,需學著自行解決問題。  

    

接著分享的是外交系碩士班的林暐傑同學,他曾赴日本慶應義塾大學交換一年。他首先建議同學在準備時就明確設定自己想要的學校,且修課計畫撰寫的越具體越好。隨後,他也分享申請學海飛颺獎學金的經驗:該計畫在面試時多會聚焦在修課計畫及海外交流經驗。除了談論準備心得,林同學還介紹了他在日本的校園生活,帶領同學們開箱學校宿舍(學生寮)。慶應大學的宿舍多為單人房,因此較為昂貴,但也提供了寬敞的居住空間,讓同學們在打工與讀書之餘可安心休息。交換期間,他體驗了不同的當地文化,例如修習茶道課程、參加學校的麻將社、體驗校際棒球交流賽...等,這些都是寶貴的經驗。林同學的分享中還藏著另一亮點──他的打工經驗。為精進自己的日文口說能力,他申請了當地勞動許可,並在餐廳打工。從前台接待到送上餐點,流利的轉換不同措辭對他來說是一大挑戰,卻也使其日語大幅進步。

 

最後一位分享的同學是斯語系雙主修外交學系並輔修韓文系的王佑華同學,她前往韓國的釜山大學進行一年交換。王同學想去韓國交換的原因來自其從小自學韓文並考取韓檢六級的經驗。除了良好的語言能力外,她也相當憧憬韓國的生活且喜愛當地的偶像文化。此外,總是忙於社團與課業的她,也想藉出國期間重整自己的生活步調。王同學在釜山時,正值韓國戒嚴後改選前的時期,因此政治活動相當頻繁;而她也參訪了國會和青瓦台,甚至在距離釜山兩小時車程的梁山市見到前總統文在寅,並致贈他一幅她創作的畫像。在校園生活方面,她分享了校慶時設攤和學生及當地居民的交流,以及作為台灣交換生代表在當地推廣台灣文化的種種;課餘時間她則去了浦項及攀登濟州島的漢拏山,走訪韓劇中的場景。最後,她推薦會韓文的同學去釜山交換,因為當地居民熱情友善,且釜山大學是韓國排名第二的國立大學、老師治學認真。

 

同學們分享完自身交換經驗後,楊雯婷老師則分享書審及面試時的重點。她首先分享自身分別赴日、美兩國取得碩、博士學位的過程。楊老師擔任國合處日文組交換生甄試口委已有數年,她表示書審部分應著重申請動機及留學之必要性,也建議同學可事先查好當地狀況及校系課程,以縮短適應時間,更易投入當地生活。面試則聚焦在申請動機、目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國際視野的能力。老師最後也鼓勵同學進行模擬面試以緩解緊張情緒,並提醒若書審寫的不盡理想也勿氣餒,可透過面試再補強。

 

活動逐漸進入尾聲,最後馮慕文老師開放了問答時間,期間講者們詳細回答同學們的問題,說明了各自的金錢規劃與各國的教學差異。相信本次演講將對欲申請交換的同學增添助力,本院也祝福同學們在交換甄試中分發到心儀的校系!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