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與流離:試探真杉靜枝、中山侑、龜田惠美子的「灣生」書寫
周嘉俊
吳佩珍
111年01月
當代台韓小說政治暴力創傷的空間閱讀(2000-2020)
何佳穎
崔末順
111年01月
2000年後台灣小說的語言政治:以《文藝春秋》、《哀艷是童年》、《太陽的血是黑的》、《等路》為例
朱喆晨
陳佩甄
110年12月
站在語言的灘頭:戰後台灣原住民族文學與歌謠的混語政治
蔡佩含
孫大川
110年07月
日治時期童話創作中的「鄉土」建構(1909-1940)
黃子萍
吳佩珍
110年07月
路上軌跡:侯孝賢與楊德昌電影的交通工具空間與移動性
賴玟秀
楊小濱
110年07月
冷戰文化的台灣發聲:《讀者文摘》(1952-1965)研究
陳汶靖
崔末順
110年07月
儒學作為方法:重探日治時期臺灣新舊文化轉型(1895-1930)
張博凱
陳佩甄
110年07月
紅包場歌女與老兵的文化再現與情感政治(1970-1990)
魏子翔
陳佩甄
110年07月
戰後台灣飲食敘事中的國族、性別與現代性:以1950年代至1970年代為中心
劉錙葳
陳佩甄
110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