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Hide Right Push Menu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刊載篇目

::: :::
日期:2020-04-10

標題

琦君散文及五○、六○年代女性創作位置

作者

張瑞芬
逢甲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摘要

琦君(潘希珍1917-)散文,作為當代台灣女性散文典範之一,其抒情溫婉,夙與張秀亞、艾雯等人並稱,五〇年代的相關論述中,甚且與朱西甯等反共作家一起,被列入「主導文化」、「主流價值」之中。張誦聖〈臺灣女作家及主導文化〉即指出,琦君及其同時代女作家,女性特質加官方意識,使她們得到了額外的正統性,並在文學生產場域中分配到很大的發展空間。

本文以表列方式,詳明五十位(包括琦君)戰後第一代外省來台女作家於文壇的寫作位置,與她們之間的背景、年齡、私誼關係,並從中得知在三百餘名「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成員中,以琦君、林海音為中心(1916-1923年生)的一群,寫作成就最高,人數最為多數,成為五〇年代女作家代表群。基於私誼成立的「女作家慶生會」、「春臺小集」等非正式文友組織,某種程度抵制了「文協」、「婦協」等官方身分,她們利用文學場域的優勢(相對於當時的省籍作家鍾肇政《文友通訊》諸人),發展出自己異於反共主流政策的一套書寫美學,並質疑、消解了(男性)家國意識的正當性和合理性。這是五〇年代女作家(包括琦君)不應被狹隘的定位為「反共作家」的原因。

其次,綜觀琦君的散文總體成就,亦可見出,五〇年代的琦君以小說創作為主,數量未多,文學史上將其暈視為五〇年代代表性作家,不無疑義。在總數約三十冊的散文集中,琦君自《煙愁》(1963)一書以下,質量俱優,《紅紗燈》、《三更有夢書當枕》、《桂花雨》等最好的散文作品,都出現在六〇-七〇年代,直到《留予他年說夢痕》(1980)與赴美定居前後,筆力猶健,堪稱後期另一高峰。在六〇-七〇年代臺灣文壇上,琦君散文發揮了較大的影響力。她的中國抒情傳統情懷,與文字西化的冰心相異,而溫暖情真,含蓄蘊藉的散文風格,又與張秀亞、艾雯等的美文不同。穿越了五〇年代的反共氛圍、六〇年代的現代虛無,在七〇年代中期臺灣本土女性散文(劉靜娟、丘秀芷)崛起之前,琦君散文 代表一種超越時代的普世價值與中道價值,成為臺灣當代女性散文不朽的典範。

 

back to top
台灣文學學報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