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台灣文化的主體追求:楊逵主編「中國文藝叢書」的選輯策略 |
作者 |
黃惠禎 |
摘要 |
一九四七年一月起,楊逵主編的中、日文對照版「中國文藝叢書」,由台北的東華書局陸續上梓。其中《黃公俊的最後》始終未見,可能未曾出版。本文以正式出版的五輯「中國文藝叢書」,配合楊逵遺物中相關的手稿資料,針對楊逵的選輯策略進行研究,並與同樣由楊逵主編的《臺灣文學叢刊》互相比較。最後發現雖然稍晚策劃的《臺灣文學叢刊》,收錄篇章著重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現狀的再現,並能呈現台灣文化的特殊性,和「中國文藝叢書」收錄戰前兩岸新文學創作有其根本上的差異;但這兩套書刊同樣偏重左翼作家的現實主義文學創作,也都展現了積極戰鬥的姿態和追求民主的強烈企圖心。置於戰後初期台灣的特殊時空環境來看,「中國文藝叢書」把日治時期對抗殖民政府的舊作接引到戰後,並引介中國五四新思潮以來的新文學創作到台灣,借古喻今地批判當前的政治現實,充分顯示楊逵以台灣前途為思考對象,對中國政府歧視性政治體制之抗議,以及面臨全盤中國化時有所抉擇的堅定態度。「中國文藝叢書」的選輯策略,清楚標識著戰後重建台灣文化之際,楊逵堅持台灣文化主體性的既定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