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互相註解、補完的異語世界——論東山彰良《流》中的文化翻譯 |
作者 |
謝惠貞 |
摘要 |
獲得第153次直木獎的台籍作家東山彰良,透過《流》一作,敘述少年葉秋生,藉由調查祖父被殺事件,刻劃台灣、中國、日本間歷史記憶的齟齬以及世代間「差異性重複」的繼承所帶來的展望。 然而,一部以台灣為舞台的小說,何以能得到日本讀者共感?細讀文本可知,《流》致力於將台灣語言文化融鑄到日本語境中。不過,有許多的文化翻譯策略消融在中譯本裡。而正是這些未譯的策略使得《流》得以在意識型態間、在異文化間,形成得以交涉、協商的「第三空間」。 從中國古典《三國志》、《水滸傳》的援用,到與現代台灣電影《艋舺》和鄉土劇的互文、召喚日治時期的記憶等,都動員了日本讀者對華語圈的共同記憶,確保了共鳴機制。並在語言方面,採用日語的「標示假名」之手法,在形、音、義上,以相互註解、補完的自我翻譯來進行文化翻譯。形成翻譯學中的異化手法,換喻式地暗示了背後的台灣底蘊。 在處理中、日、台三者間互相拮抗又情感依存的戰爭故事時,上述的嘗試,替日本的歷史觀嫁接了不同的聲音,正如酒井直樹所言,是為一種足以改變社會的「共顯實踐」的努力。透過並置第一、二代多種相異立場的發聲,讓少年葉秋生有所體悟,進而「改寫」了第三代的史觀,其敘事立場值得華語圈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