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錦繡中華——反共脈絡下的中國山河再現 |
作者 |
崔末順 |
摘要 |
本文研究目的在於考察反共時期刊物所刊載有關中國山河的記憶再現問題。檢視如《暢流》、《自由談》等1950年代在台灣發行的綜合性文藝雜誌,當不難發現它刊載眾多回憶中國山河的文章。其中,不乏古典文獻常見的名勝山水和歷史古蹟,這些地方不僅是懷念故鄉的媒介,同時也是古典美學的再確認,更是反攻大陸的心理根據。另外,1975 年出版達一百餘萬言的《細說錦繡中華》上下兩冊書,可說是一本總結再現中國山河和整體性展演國土的著作。該書由作家郭嗣汾執筆,書頁間夾附畫家陳乃勇的七百餘幀精緻插畫,是一本圖文並茂的圖冊鉅著。全書把全中國領土分成六個地方,再依省分安排四十個章節,分別詳細交代各地方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徵、歷史沿革、發展概況、人口分布、氣候特產等國家統治所需的知識和情報,然後再逐一介紹各地的名勝古蹟、歷史軼事和自然景觀。 於此,本文乃嘗試以「記憶政治」和「空間認同」觀點,分析反共時期中國山河大量再現的意義以及其背後成因。在此,所謂「記憶」,與其說是單純指一個人的經驗保存,毋寧說是經由傳播的過程,形成大家所共有的傳統文化及社會經驗。因此,研究「記憶」應該要注意其形成、傳播及再現的社會過程,以及控制這些過程的政治權力或特定意識型態的運作機制,同時也要考察該社會的文化價值、集團特性和傳統文化的脈絡軌跡。本論文對反共時期大陸來台文人再現中國山河在政治、社會、文化上扮演的角色和功能所進行的分析研究,既是本人考察反共意識型態的論述化類型的一環,同時也將作為研究反共時期台灣社會知識生產和論述結構的一個學術基礎。 |